English
电话:0086-592-6029023
传真:0086-592-6029023
邮箱:
shipping@victorymarine.com.cn
 
 
首页 > 业界动态
 
港口企业抱团取暖过“寒冬”
 
金融海啸令我国港航业步入“冬季” 


港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已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热门话题。在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四届一次理事会上,来自全国94家集装箱码头的老总普遍认为,今年全国港口、航运业绩将是多年来最为低迷的一年,预计明年形势更加严峻。“世界危机寻突围,精细管理求发展”也就成了本次会议的主题。 

“我们要进一步携手合作,面对变化迎接挑战,把自己的事做好,才能提升中国港口管理水平与竞争能力。”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理事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戌源说。面对“寒冬”的洗礼,港口企业需要摒弃恶性竞争,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干散货航运领跌 集装箱增速放缓 

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海运市场经历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干散货市场,在延续跌势的基础上,出现了急风暴雨式的下跌,幅度之大远超预期。记者了解到,象征海运景气度的波罗的海指数(BDI)从今年8月开始就持续下滑,10月底跌至5年来的新低,一度回到2002年年底的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BDI在这个传统旺季还下跌,反映了宏观经济的放缓。由于需求的减弱及金融危机的冲击,干散货市场早于人们预期进入熊市。目前的市场运价水平已经接近多数船东的变动成本,如果持续低迷,大量船东出现亏损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港口集装箱箱量增速明显开始放缓。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448万标箱,同比增长14.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另据了解,目前,全球船公司运力已大大超过市场需求,亚美航线运价从年初的1000美元/标箱跌至300至400美元/标箱,很多船公司开始合并航线、封存新船。 

陈戌源表示,目前上海港整体运营状况良好,稳居世界第二大港的地位没有问题,但金融危机带来的阵阵凉意已能感受到,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出现回落。预计上海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可达2850万标箱,而年初制定计划是3000万标箱。 

陈戌源认为,港口集装箱增速的下滑,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其严重程度已经对港口形成了严峻挑战。首先,金融危机已影响到了实体经济,比如美国一直是上海最大的出口国,占上海港出口货物的20%,而上海港1至9月对美国集装箱出口减少了7.8%。其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经济增幅开始放缓、股市低迷、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这些都影响了国内需求,引发了一系列需求的减缓。 

“这些年来,港口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今需求减缓就带来部分地区港口能力过剩,势必会加大港口之间的竞争。”陈戌源预计明年的形势会比今年更严峻。 

宁波港集团一位负责人认为,航运业将会进入一个长达2至3年的调整期。 

业界共商“过冬”良策 

在刚刚闭幕的港口集装箱码头高峰论坛上,140余位与会代表交流了自己的“过冬”策略。记者观察到,国内港口集装箱码头大都已横下心来应对挑战,从单一追求吞吐量转向开始关注经营效益,从简单追求生产效率转向开始关注生产成本。要想更多地创造价值,只有不断优化现有客户组合,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这已成为各集装箱码头企业的共识。迎着世界经济风暴,企业只有走苦练内功、精细管理、和谐发展之路,才能将挑战变成机遇,规避风险,险中求胜。 

宁波港集团表示,将进一步广揽货源,开拓腹地,提高效率,比如集装箱方面,将积极争取船公司开辟航线,在内陆地区开辟“无水港”,加强与省内温州、台州、嘉兴等地的合作,吸引更多的货物走宁波港。 

记者也获悉,宁波港航部门正在筹划各航运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航运联盟,“抱团取暖”应对当前航运业的寒冬。“对拥有优良深水大港和广袤经济腹地的宁波来说,发达的区域经济,日益提升的国际物流战略地位,港口水运优势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都将给宁波航运业以持续增长的动力和空间。”宁波港航部门有关负责人称。 

上海港主动出击保稳定 

上海港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大战略”实施,力保吞吐量稳定。 

在实施“长江战略”上,注重点(港口)、线(航运)、面(市场联动机制)的“一体化”协调发展,逐步提高“长江战略”的质量。陈戌源进一步解释说,“一体化”包括业务体系一体化、集疏运网络一体化、与大公司合作一体化等。“东北亚战略”将紧紧围绕洋山深水港,始终将水水中转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战略。上海港去年水水中转比例达到37%,预计今年将保持同样水平,而洋山深水港今年水水中转比例预计将达到50%。“国际化战略”也在稳步推进。 

在推进“三大战略”的同时,上海港还将继续内部挖潜。陈戌源告诉记者:“现在外高桥一个泊位的年吞吐量是85万标箱,而我们的目标是冲刺100万标箱;洋山港一个泊位一年可以吞吐75万标箱,目标是冲刺120万标箱。如果上海港各泊位吞吐量平均达到100万至120万标箱,全港不用新建码头就能增加800万至900万标箱的吞吐量,等于节省130亿元至150亿元的投资。” 

走出去寻找机会,这是更为积极的姿态。目前,上港集团已从马士基手中购得比利时泽布吕赫港口码头40%股权,这是中国码头运营商首次迈出国门。不久前,上海港还与宁波港举行战略合作洽谈,讨论成立投资公司事宜,双方将通过这一合作平台继续两港的良性互动。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努力实现港口吞吐量、经济效益‘两个增长’,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洋山港的建设。”陈戌源坚定地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