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电话:0086-592-6029023
传真:0086-592-6029023
邮箱: shipping@victorymarine.com.cn
|
|
|
|
|
 |
首页
> 业界动态 |
 |
|
货代 “攘外”需先“安内” |
|
作为进出口贸易的辅助性行业,货代行业正经受着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
上海市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林海向记者表示,金融危机对货代行业的冲击很大。主要表现在:应收账款期限延长,从以前的40-45天到现在50天左右,甚至延长过程中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坏账;客货贸易失败,导致中外港口积货现象严重,从而很多从事订舱业务的货代不得不牵扯其中,对滞箱费、仓储费等的处理绞尽脑汁;企业业务量滑坡明显,截至9月份下降达10%的企业占到50%,最严重的企业货量下降30%,预计明年上半年下降的趋势还将更明显。
倘若此时,再因疏忽等原因发生法律纠纷,那真是内忧外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
上海海事法院统计出的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来,上海海事法院货代合同纠纷的收案数量呈现不断攀升趋势。2005年受理货运代理合同纠纷302件,2006年受理323件,2007年受理350件,每年以7%左右的幅度增长。今年截至10月份就已受理了406件,相比去年同期猛增了48.72%。近期货代案件数量的大幅上升,从侧面反映全球金融危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已逐步传递到了航运业和航运服务市场。
如果你不想在金融危机和法律纠纷的双重夹击下搞得焦头烂额,那么就要修好“内功,”谨防货代行业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这可以从上海海事法院纠纷案件的主要特点中看出一些端倪。
1. 纠纷类型比较集中,欠款纠纷比例较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货代企业与货主之间、货代企业之间追讨垫付费用和代理报酬的欠款纠纷。另一类是因迟延运输、货物损坏、扣押单证等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其中欠款纠纷的比例相当高,2006年,占整个货代案件总数的77.6%,2007年占到80.6%。2. 纠纷涉及的金额普遍较小。2007年1月至今年10月,上海海事法院院共受理货代案件757件,其中争议金额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下的473件,占62.5%;10万至50万之间的219件,占28.9%;50万至100万之间的38件,占5%;100万以上的27件,占3.6%。3. 缺席判决比例较高。自2007年1月至今年10月,以判决方式结案的案件为279件,其中缺席判决为88件,占判决总数的近三分之一。4. 判决上诉率较高。上述279件判决中,上诉案件为95件,也占了判决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将缺席判决自基数中去除,则上诉率为49.7%
上海海事法院副院长高长久分析到,上述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货代行业的某些习惯做法与法律层面把握存在差距,有些是不规范操作、有些是证据上的缺陷、有些是对法律理解的分歧。而这些都要求货代企业在加强规范操作和增强法律知识上下功夫。
李林海认为,目前货代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费用的口头确认及货代签发的单证不规范等引起的纠纷。针对上述不规范操作,货代企业除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意识外,还有责任向货主进行相关的法律、风险宣传和培训,为共同规避风险作出努力。
当然,一旦发生纠纷,从货代行业节奏快、效率高的交易特点来说,货代企业自然希望纠纷可以快速得到解决。对此,高长久表示,司法的特点在于程序严谨复杂,审理周期与市场交易节奏相比相对较长。为解决这一矛盾,使司法服务最大限度地适应货代行业发展的需求,上海海事法院正充分关注提高审判效率,采用将案件进行繁简分流,不断提高货运代理纠纷适用简易程序的比例等方法,力争使货代案件能够快速审理,快速结案。
作者:芮 雪 来源:中华航运网
|
|
|
[返回] |
|
|
|